? ? ? ?
無抗時代,對于規模化蛋雞場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對規模化雞場管理而言,夏季溫差大,高溫高濕,很容易滋生各種疾病,哪些疾病更需要重點關注呢,筆者總結以下幾個疾病:
一、球蟲
夏季雨水多,飼養環境潮濕,不管是籠養雞還是地養散養雞,只要有雞的地方就有球蟲,一般10日齡之后的雞就容易爆發球蟲病。
(一) 主要癥狀及剖檢變化
1、盲腸球蟲:病雞表現無神、擁擠在一起、翅膀下垂、羽毛松亂、閉眼昏睡、便血、雞冠蒼白,剖檢貧血、肌肉蒼白,盲腸腫大,內充滿大量血液或血凝塊。
2、小腸球蟲:病程長、病雞表現消瘦、貧血、蒼白,食少、消瘦、羽毛蓬松、糞便帶水,消化不良或排出棕色糞便、爛西紅柿糞便,兩腳無力,癱倒不起,脖頸震顫。 往往衰竭而死。剖檢可見小腸腫、粘膜增厚或潰瘍,出現針尖大密集出血點或壞死灶。嚴重者小腸內充滿血液。
(二)防治措施
1、加強衛生與飼養管理, 保持雞舍透風、干燥,避免雞群擁擠,及時更新墊料。
2、種雞可試用球蟲疫苗進行免疫。
3、藥物防治。在選用球蟲藥防治時,要結合清糞、補充VA及VK,常能縮短病程。
二、壞死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又稱腸毒血癥,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病雞排出黑色間或混有血液的糞便,病死雞以小腸后段粘膜壞死為特征。發病原因如下:
(一)臨床癥狀
病雞有時排黃白色稀糞,有時排黃褐色糊狀臭糞,有時排紅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樣糞便;有的糞便混有血液和腸粘膜組織;食欲嚴重減退,減食可達50 %以上。
本病與小腸球蟲合并感染時,除可見到上述病變外,在小腸漿膜表面還可見到大量針尖狀大小的出血點和灰白色小點,腸內充滿黑、紅色滲出物,粘膜呈現更為嚴重的壞死。
(二)剖檢及病理變化
新鮮病死雞打開腹腔后即可聞到一般疾病所少有的尸腐臭味。最特征的變化在腸道,尤以小腸的中后段最明顯。腸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綠色,腸腔擴張充氣,是正常腸管的2~3倍,腸壁增厚。腸腔內容物呈液狀,有泡沫,為血樣或黑綠色。腸壁充血,有時見有出血點,粘膜壞死,呈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麩皮樣壞死灶。有的形成偽膜,易剝脫。其他臟器多為瘀血,無特異變化,有報道稱可見肝臟上有廣泛性的變性壞死。
(三)防治措施:飼料內添加針對腸道健康的保健型添加劑,蛋雞專用復合酶和微生態制劑拌料,補充腸道有益菌群數,補充體內部分酶的合成不足,提高飼料營養物質的吸收轉化。安全方案:穿苦顆粒+魚肝油可溶性粉,飲水5天。
三、霉菌毒素
夏季高溫高濕,飼料儲存時容易霉變;平時不注意控料的話,也容易造成飼料霉變。雞采食霉變飼料,就容易拉稀,如果長期用腸炎藥治療,效果又不好,還會導致腎臟衰竭死亡。所以夏天更要注意飼料的儲存,注意不要霉變,可以平時在飼料中加入脫霉劑,降解霉菌。
(一)霉菌毒素對蛋雞的臨床危害
1、誘發免疫抑制,雞群抗病能力減弱 霉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臟等免疫器官萎縮,誘發免疫抑制。
2、雞群出現采食量降低、腸炎、過料 霉菌毒素會造成經常性的拉稀,腸道病久治不愈,飼料便頻繁發生,病雞采食量大大減少,體重大大下降。
3、誘發雞群腺肌胃炎、嗉囊炎以及腸道損傷
霉菌毒素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對消化道的破壞相當嚴重。霉菌毒素能引起口腔潰瘍,嗉囊炎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潰瘍性以及增生性腺炎,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形成潰瘍,肌胃角質膜易剝離。病雞的角質膜增厚以及角質膜下形成出血潰瘍,腸道脆性增大,腸粘膜脫落、壞死,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降低。
4、造成肝腎臟等器官壞死
霉菌毒素中毒可導致肝臟多灶性肝細胞壞死,肝細胞增生以及發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紅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黃色,但不管發病前期與后期都為橡皮肝的感覺。
5、造成種雞產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以及孵化出的雞苗抗病力下降。
所以,應經常檢查飼料及原料是否有質量變化,要保持存放庫的良好通風,還可在新玉米中添加丙酸,以殺滅霉菌。但丙酸對霉菌毒素則沒有任何破壞作用,添加一些高效霉吸附劑、分解劑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二)防控措施:
1、飼料原料和飼料防霉變,特別是玉米和麩皮防霉變。
霉菌毒素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滋生。飼料原料存放條件要干燥通風,并且禁用霉變嚴重的飼料。嚴格采購,嚴把原料采購關,杜絕濕度超標、霉變原料入庫。
2、做好飼料及原料的儲存工作,及時晾曬水分超標的原料,盡量縮短儲存時間,控制倉庫的溫度濕度,注意通風,做好對倉庫邊角的清理工作,防止飼料及原料在儲存過程中變質。
(1)在飼料中添加飼料防霉劑。從源頭上杜絕霉菌毒素,保證飼料品質,
(2)對發現已經中毒的病雞,應立即停止所使用的霉變飼料,同時要供給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E。
3、定期管理和清理水線和料槽。
生產中,經常可見,蛋雞客戶舍內衛生情況較差,水線漏水,料槽內飼料出現發霉、板結現象。所以要定期清理水線,夏天最好1個月清理一次。
隨著無抗時代的到來,夏季管理更應該注意加強養殖環境、合理免疫、無抗保健等方面的各項工作。同時,保證蛋雞飼料的營養平衡,把控飼養各階段的關鍵技術,提升養殖管理技術,預防各種疾病的滋生,保證雞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