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底8月初,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部分地區遭遇極端強降雨,其他城市也都遭受著不同程度暴雨的威脅。暴雨災害和洪澇給社會各行各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生豬產業和豬場也難以幸免。豬場管理者如何在暴雨和洪澇之后做好疾病防控,盡快恢復正常生產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暴雨和洪澇水災會導致豬場和設備嚴重受損,如墻體倒塌,屋頂漏水和設備損毀等,嚴重影響豬群和豬只安全和健康。積水疏通不利可能導致豬舍內積水,積水可能成為病原體的滋生地,豬群易受到疫情的侵襲,過深的積水還有令豬只淹死或受傷的風險。暴雨和洪澇還會破壞豬舍的衛生條件,增加豬群感染疾病的風險。污水還可能會對飼料和水源造成污染,豬群若食用受潮、發霉飼料或飲用不清潔的水源,可能會使機體健康受損。暴雨和洪澇中死亡的豬只若不及時處理還可能傳播疫病。以上都是暴雨和洪澇對于豬場的影響和危害。
1做好豬場基本管理
1.1做好豬場場區清理和排出積水。
暴雨和洪澇過后,豬場內外極有可能會產生積水,發生道路損壞和泥濘的情況,這些都應當及時處理,保證場內的道路通暢,降低空氣濕度。及時清理豬場內外環境中的污物,雜草和雜物等,疏通場區排水通道,盡早快速排出場內積水。暴雨和洪澇過后,病原體可能通過水源和空氣等途徑傳播,因此需要加強豬舍的防護措施,仔細檢查和修復豬舍的漏洞和損壞設施,防止病原體的入侵;要加強豬場糞污管理,避免糞污到處橫溢。
1.2對豬飲用水源進行仔細檢測和處理,以確保豬只飲用的水源清潔衛生,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體和寄生蟲。
1.3對豬只進行健康檢查和治療。洪澇之后,應加強豬場監測和預防措施。洪水可能導致豬只感染疾病或受到創傷,因此需要對豬群和豬只進行健康檢查,并根據檢測結果給予相應的治療;若有疾病癥狀立刻隔離,不給疫情傳播可趁之機。這包括檢查豬只的體況、體溫、呼吸和精神狀態等,并及時發現和處理出現的異常健康問題。暴雨和洪澇過后,豬場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也要進行健康檢查,避免因人員原因暴發災后疫情。
1.4嚴格無害化處理環節,并加強清洗消毒。
暴雨和洪澇受災過程中,不少豬只被水沖散,淹沒,發病,發生大量死亡。死豬體內帶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如不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任其腐爛發臭,病菌會到處擴散,不僅污染環境,還會引起豬病流行。
發生洪澇水災后,需及時打撈死豬尸體,并裝入密封袋,運輸車輛密閉防滲,及時運送至最近的無害化處理點,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死豬、收集、處理等場所和運輸工具,科學規范開展清洗消毒,防止病原擴散。應在每次處理活動結束后,對污區環境及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清洗消毒。運輸車輛駛離養殖場、收集點、無害化處理廠等場所前,應封閉車廂,并對車輪、車廂外部、工具及作業環境進行消毒。如下表1。
表1 幾種動物疾病病原菌殺滅條件
1.5消滅蚊蠅,防止疾病傳播
洪澇水災過后,大量蠅、蚊等有害昆蟲會快速孳生,很多通過吸血昆蟲傳播的疾病發生幾率會大幅增加,如非洲豬瘟,附紅細胞體和弓形蟲病等,并可傳播多種體內外寄生蟲病。
防蚊蠅的重要措施就是對污水池做全面的消毒工作,以及對豬舍周圍的排水渠、雜草叢等投放藥物,特別是投放可殺滅蚊蠅幼蟲的藥物;同時,要迅速組織人員鋤草,及時清理雜草。在豬舍周圍撒生石灰,在豬舍中點蚊香或者使用滅蚊燈等都是減少豬舍蚊蠅的有效方法。
1.6 增加消毒頻次。每周對養殖圈舍(可帶畜禽)消毒3~4次,每周至少開展2次環境消毒,保證消毒效果。可選用2%的燒堿溶液用于消毒豬圈舍、場地、用具和車輛等;交替使用的時候,還可以用過氧乙酸,用2%~5%含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可噴霧消毒圈舍、場地、墻壁、用具、糞便處等。
2健全生物安全,做好疾病防控
2.1 檢查并健全豬場生物安全體系
洪澇過后,規模化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落實必須考慮疾病傳播的三要素,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豬只,只有三要素交叉重疊在一起時豬群和豬只才有可能發病。因此,規模化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必須做到: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豬只;同時要做好疫苗接種,做好預防、免疫、保健和消毒,見下圖1。
圖1 檢查并健全豬場生物安全
2.2 防控應激性疾病:
暴雨和洪澇水災過后,極容易引起豬的應激反應,導致豬的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引起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此外,高溫高濕對母豬、公豬應激較大,母豬容易躁動不安,導致奶水不足,有時會出現踩踏,踩傷、踩死小豬的現象。
2.3防控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是暴雨和洪澇后需要預防的重點。暴雨和洪澇水災過后,會讓許多潛藏在泥土中的病原再度活躍,很容易感染豬群,例如豬丹毒、藍耳病和非洲豬瘟等都是雨季容易出現的疾病。并且蚊蠅的滋生也容易使豬瘟、藍耳病、副豬嗜血桿菌、萎縮性鼻炎等傳染病的感染壓力大幅增加。所以,中藥的預防保健至關重要。
豬場受水災后的緊急轉群,容易造成藍耳病在豬群中傳播,特別是種豬群藍耳病不穩定,如暴雨過后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跟不上,也可能導致豬群藍耳病的不穩定。建議公豬群和母豬群使用替米考星來減少種豬群藍耳病不穩定造成的垂直傳播或者水平排毒,降低由于藍耳病導致的豬群免疫抑制,連續保健5-7天。
暴雨和洪澇過后,對于豬場容易出現的豬丹毒感染以及其他細菌性疾病的感染,可以在飼料或者飲水中添加阿莫西林、多西環素、替米考星等廣譜性抗生素進行保健預防,連續飼喂5-7天。
2.4 防控霉菌毒素疾病
洪澇過后,豬場的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高溫高濕,正是適合霉菌滋生的環境,飼料非常容易發生霉變,從而產生霉菌毒素,豬食用后容易引發肝腎損傷和免疫抑制。所以,應及時檢查飼料是否受潮,是否發生霉變。要及時清理發霉、變質的飼料,防止病從口入。
要及時的防控霉菌毒素疾病和做好豬肝腎等臟器的保健工作,做到未病先防治,防重于治。如切斷霉菌來源,玉米過風過篩,使用脫霉劑吸附等,此外要使用保肝護腎的中藥進行防護,增強豬群免疫力和抗病力。
綜上所述,洪澇之后要加強豬場管理,做好生物安全和疾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