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年集團職工子女有10人考入高校,其中碩士4人,本科6人。為鼓勵更多的“播二代們”成為有理想、有行動、有擔當的青年,同時也給職工帶來滿滿的歸屬感與榮耀感,集團除了現金獎勵外,還送上了董事長鄒新華先生的祝賀函、自著的《百煉成王—王陽明》一書、精美禮品等。我們也對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家長進行了采訪,下面是他們的一些采訪紀實。
學生家長閔奎:
“關于教育理念,其實對我影響很大的就是你們播恩的鄒新華董事長。我們跟著他一起創業的時候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寶貴的經驗。比如那個時候我們還很年輕,只懂得工作和玩樂,而鄒董則語重心長跟我們強調工作之余要把家庭經營好,要多生孩子。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鄒董的判斷是非常有預見性的。正是聽了鄒董的規勸,我們每個人現在都有兩個三個小孩。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我們經常都忙工作,在孩子教育上是有所不足的,但是鄒董他是親自抓的。后來在他倡議下,我們的小孩都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大家互相學習,互相競爭。我認為這個氛圍對我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培養了她努力好強的品質。
后續的話,希望孩子們都能身體健康,在自己的專業能夠有所成就吧!”
學生家長吳麗珍:
“關于教育理念,其實我就是一直都跟她說:‘只要自己努力了就無怨無悔;而如果你沒有去努力你自己放棄了,那以后你后悔了,你也不要跟我說。’
她小時候身體比較弱,就選中了羽毛球作為一種鍛煉。她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一直去打羽毛球,看著也很辛苦的,背一個球拍,一周有3-4節課。從三年級一直打到高二,參加過很多次省里的那種比賽。應該是在初三的時候,有一次打比賽,在瑞昌那邊,比賽途中就傷了膝蓋窩。那次是傷的比較嚴重,后來就沒有打了。但是我還是為她感到驕傲,她也堅持了這么久,很欣慰,感覺我女兒挺堅強的。
我覺得,她有這種意志力,以后在她人生道路上,也應該可以承受得住任何磨難。
我希望她在大學里面能夠繼續努力。最遲大二把英語六級考完,大學畢業以后能成為一個黨員,然后再去考研究生。她的路就更寬更廣嘛。”
學生家長陳爭利:
“其實我姑娘她從小就比較勤奮、懂事,在學習方面,我能給她的幫助其實是很少的。我能做的也就是給她一些生活上的幫助。我姑娘也喜歡跟我交流,跟我溝通,有事的時候都會跟我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她從本科到研究生的過程,確實壓力很大,我也努力給她減壓。她也是目標非常明確的,大一就已經在做規劃,也積極去吸收相關方面的知識,和有經驗的朋友、老師交流。
我認為我對孩子的教育這一塊是比較用心的。最早的時候,我就看了一本《窮爸爸,富爸爸》。當時他們就講,“窮養兒子,富養姑娘。”當時的理解都是比較片面的,經過教授給我們上的一堂課,我才知道,怎樣是富養閨女。富養姑娘并不是說物質上的,那一堂課對我有很大的警醒。我也比較用心,盡可能讓他們在更優秀的學習環境中讀書。
孩子們小的時候,你要經常跟他們溝通,他們就跟你慢慢產生了信任,沒有種恐懼感,或者說沒有隔閡。
我肯定期望她努力地把學業完成,上不上博士呀,或者參加工作,完全取決于她。但是也希望她能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吧。”
以上是部分家長的真實分享。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只有平靜敘述中流露的真情實感。而正是這份真摯的感情最為動人。相信在如此豐富多彩的播恩文化活動中,大家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集團的人文關懷,也將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充滿篤志前行、共創美麗藍圖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