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冬春交替之際我國各地氣候變化無常,氣溫起伏大,南方表現為低溫多雨,環境濕度變大;北方則表現為降雪,寒冷干燥,常刮大風。面對冬春季節交替時氣候變化的特點,如不針對季節變化所帶來的問題,強化相關的飼養管理措施,則極易引發畜禽疾病,從而對養殖效益造成較大損失。因此本文針對上述問題,總結相關飼養管理應對措施,以期幫助各位畜禽養殖從業人員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減少因季節交替氣溫變化所帶來的損失。
1. 圈舍的防寒管理
春冬交替之際,各地氣溫仍然較低,如不做好圈舍防寒的工作,則會致使畜禽動員所攝入的相關營養物質用于維持自身熱量而非用于生長。因此,為了應盡量降低畜禽此時體內用于維持的熱量消耗。我們應在春冬交替之際對圈舍進行相應的檢查和維修。檢查畜舍的墻壁,如果墻壁上有漏洞或縫隙,要及時修整好,避免冷風侵入。檢查畜舍的頂棚,如果頂棚破損嚴重,就要修補頂棚,防止漏進雪水,保持棚舍的干燥;門窗處要用棉布或塑料板封擋好;水簾處要用防水塑料布遮擋。每天入夜前,應將窗簾和門簾放下,保持圈舍溫度。育肥舍溫度應保持在16℃左右,保育舍應將溫度保持在26–30℃左右;育雛舍應將溫度保持在28–34℃,育雛結束后雞具有完備的自身體溫調節功能,此時根據養殖方式和飼養密度的不同應將圈舍溫度應控制在18–26℃。
圖 1圈舍水簾部加設防風水塑料簾
2. 圈舍防潮通風管理
由于冬春交替氣溫仍然較低,圈舍密封較嚴,家畜的呼吸、排泄物以及飲用水所產生的濕氣不能及時排出舍外,使得圈舍內部濕度較大,再加上我國南方春冬交替之際降雨頻繁,更加大了圈舍內部的濕度,封閉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氨氣等有害的氣體,會導致家畜染上呼吸道疾病,引起家畜咳嗽,而且在這種高濕、低溫的環境中,家畜體熱消耗多,家畜會感到寒冷不舒適,影響家畜的正常生長。因此,圈舍應在每天中午通風換氣1次,根據不同的外部氣溫和氣候,通風時間大概為10~30 min,保證圈舍內濕度保持在55%以下。此外,天氣放晴溫度上升時要增加通風頻次,雨雪天則要少通風,做到通風和保溫相協調,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保證家畜的健康成長。
圖 2干燥整潔的圈舍環境
3. 圈舍環境衛生及防疫管理
干凈的圈舍環境是保證畜禽健康的基礎。因此要每天對圈舍進行打掃,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降低舍內濕度,降低因糞便存積而產生的有害氣體。可以在圈舍內部墊上部分干草或是生石灰,保持舍內干燥,干草和生石灰可以吸收地面上的水分,保證地面的干燥,還能起到保暖作用,此外生石灰還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減少疾病的傳播;及時清除圈舍內的糞便及其他污物,保持干燥、不積水,清除出去的糞便及時做無害化處理,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畜禽的料槽要保持清潔,要定期清理料槽內的剩余飼料,防止畜禽采食霉變飼料。
由于冬春交替時節天氣仍舊寒冷,畜禽圈舍常常處于封閉狀態,空氣流通性比較差,加之圈舍內部陰暗、潮濕、寒冷,因此極易引發呼吸道傳染病,所以,防止疫病發生至關重要。要定期對畜舍進行消毒,保證飼養環境的清潔衛生。推薦每周用過氧乙酸、播恩酸化劑、百毒殺、或者戊二醛對圈舍消毒一次,消毒劑應該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和病毒對消毒劑產生耐藥性。每次清理料槽后,使用聚維酮碘對料槽進行消毒。此外為了避免因為人的原因導致家畜生病,工作人員每次進出畜舍之前,都要到消毒間進行消毒,消毒間內設超聲波霧化消毒系統,消毒間外以及圈舍外部地面鋪設生石灰。要經常觀察家畜的精神狀態、食欲、糞便等情況,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治病。
圖 3定期圈舍消毒
4. 畜禽采食飲水管理
春冬交替畜禽的體內熱量消耗大,要適當增加飼喂量或者提高營養配方的能量水平,例如在飼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大豆油或者上調配方中能量飼料的比例等;此外,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當的抗應激類、抗氧化類的復合維生素或者酶制劑防止冬春交替氣候及環境變化給畜禽帶來應激。飲水方面,如果讓畜禽飲用溫度過低的水,會對畜禽的機體健康以及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例如,增大熱增耗,影響生產性能等,因此冬天飼喂畜禽要用溫水,飼喂溫水能有利于畜禽飽食后的飼料消化和代謝的正常進行。